「核心逻辑也很简单,我觉得今天 AI 眼镜还是需要打磨的。」一周前,雷科技受邀参加了 XREAL One Pro 深圳站的品鉴会,XREAL 创始人兼 CEO 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就首先强调了「今年不做 AI 眼镜」。与之相对的是,XREAL One Pro 作为一款 AR 眼镜,在 XREAL 口中依然塞下了很多 AI。
7 月 22 日,XREAL 在国内正式发布了全新旗舰产品——XREAL One Pro,继续采用分体式架构设计,并不出意外地搭载了自研 X1 空间计算芯片。更让人期待的是,XREAL One Pro 在性能、显示和交互上均有升级,尤其是采用新一代光学方案将视场角(FoV)提高到了 57°,还有可插拔的摄像头模块设计。
图/ XREAL
与此同时,XREAL One Pro 的定价也来到了 4299 元,当天就同步在京东、天猫平台开启预售。但更耐人寻味的是:在 AI 眼镜争相入场的当下,XREAL 为何在今年坚持聚焦 AR 眼镜。此外,XREAL 还透露将在明年正式推出首款适配 Android XR 的分体式 AR 眼镜——Project Aura。
XREAL One Pro有哪些亮点?
从产品角度来看,XREAL One Pro 延续了 XREAL 一贯的“便携大屏”定位,但它远不只是 One 系列的一次简单迭代。无论是显示、算力还是交互能力,这款新品都完成了一次面向空间计算时代的全方位升级。
最直观的提升来自视场角。XREAL One Pro 是目前消费级 AR 眼镜中首个量产视场角达到 57° 的产品,相比 XREAL One 的 50° 视场角进一步扩大了 38%的可视面积。对于 AR 眼镜来说,这种提升绝非「纸面数据」的堆叠,而是真正决定沉浸感上限的核心参数。简单来说,视场角越大,虚拟画面越能覆盖视野,越像「空间中的场景」。
而支撑视场角进一步突破的关键,是最新的 X Prism 光学引擎,XREAL One Pro摒弃了行业此前常用的 Birdbath 方案,而采用基于 TIR(介质内全反射)原理的新一代光学架构。与传统光学方案相比,PIR 方案不仅在光线路径上更复杂,设计难度更高,但带来的结果也十分可观。
图/ XREAL
首先就是光机厚度得以缩减 41%,眼镜佩戴更贴脸,视觉形态也更接近传统太阳镜。同时得益于更贴脸的设计,入眼亮度也能得以提升到 700nit,在低功耗下保持画面纯净。总而言之,XREAL One Pro 在光学显示方面最大的改变,就是能够实现更强的沉浸感。
硬件升级的另一个关键点,则是 XREAL 自研的 X1 空间计算芯片。这颗 SoC 芯片不仅是 XREAL One Pro 的「计算中枢」,更是 XREAL 构建分体式 AR 生态的核心基础。
但 XREAL One Pro 并没有把所有复杂性塞进眼镜本体。不同于将摄像头内嵌镜腿的 Ray-Ban Meta、小米 AI 眼镜,XREAL 的选择却是推出了可插拔的 XREAL Eye 模块,重量仅 1.35 克。
图/ XREAL
比起拍照,更重要的是 XREAL One Pro 可以通过该模块实现 6DoF 空间定位,虚拟画面可稳定锚定于现实环境,用户可以围绕一个窗口「走动」,从不同角度观察屏幕——这正是 XR 体验由 2D 走向 3D 的重要分水岭。
而当你不需要空间定位时,完全可以拆下它,回归一副干净利落的轻量眼镜。这种模块化思路不只是功能上的「可选」,也让 XREAL One Pro 在「沉浸」和「日用」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转换机制。
AI 很好,但 AI 眼镜还早
2025 年,AI 眼镜成了新一轮智能硬件浪潮的焦点。从雷鸟 V3 到小米 AI 眼镜,再到 Rokid Glasses,语音助手与大模型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眼镜终端,形成一股更轻量化「智能眼镜」热潮。但在这股热潮之中,XREAL 却是做出不太一样的选择。
在之前的品鉴会上,XREAL 创始人兼 CEO 徐驰并没有否认 AI 的重要性。「AI 是非常重要的交互甚至是系统级交互到最重要的环节,我们从来不缺 AI 的元素,」他同时还指出,把 AI 全部放到一个眼镜,在今天的眼镜形态下,很难打磨好体验。
图/雷科技
这是 XREAL 暂时不打算打造 AI 眼镜的关键,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 XREAL One Pro 继续采用分体式设计的原因,而不是像雷鸟 X3 一样采用一体式设计,因为技术限制摆在我们眼前。更关键的是,这其实也揭示了 XREAL 对目前 AI 眼镜的一种「判断」,即它们还远没有到可以承载「下一个计算平台」的阶段,这里面还存在续航、性能等诸多技术挑战。
不过,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是——现在的 AI 眼镜,尽管没有强大的显示和感知能力,却在语音交互和智能陪伴上迅速打开了市场。今天,AI 拍摄眼镜普遍控制在 40g 以内,不需要复杂的 6DoF 定位,也不追求全景空间渲染,它们做的是另一种选择:成为一副真正可穿戴的语音 AI 助手。
尽管 AI 眼镜在当前确实存在一些痛点,比如使用续航不足的硬伤、AI 的结合尚在探索之中,「今天更像是我们把一个 5 岁的小孩放在眼镜里,」徐驰指出。但也正因为它们不需要更强的表现力和计算能力,反而能以更轻的产品形态和交互方式跑通了部分日常场景,比如 AI 翻译、AI 问答以及个人信息助理等。
更关键的是,当前 AI 眼镜的交互体验已经不是「智能音箱戴在脸上」那么简单。随着多模态大模型的普及,语音交互已经发生本质跃迁——不仅听得懂指令,更能理解上下文、完成复杂对话,甚至实现连续思考。某种程度上,将 AI 眼镜类比为智能音箱,可能还是有些低估了大模型对人机交互方式的改变。
图/雷科技
当然,从长线来看,XREAL 的判断并非无的放矢。毕竟真正要构建一个新计算平台,仅靠语音助手远远不够,空间感知和计算、沉浸式显示才是更大的门槛和价值所在。所以很难说 XREAL 在「错过」AI 眼镜的窗口期,实际的情况是,相比在今天打造 AI 眼镜极致轻量化的产品形态,XREAL 选择了另一条路径更直接,但也更难的路线,探索 AI 未来真正落脚的空间。
所以我们认为可能是会是什么呢?AR 或者 AI 眼镜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代 AI 发展之后绝对的终端。
One More Thing:与 Google 联合打造 Aura
在今年的 Google I/O 大会上,Google XR 团队罕见亮相,并宣布与 XREAL、高通联合打造首款搭载 Android XR 平台的智能眼镜——Project Aura。这并不是简单让 Google 做系统、XREAL 做硬件,而是共同推出一款具有参考价值的标杆产品,计划将在 2026 年正式推出。徐驰还透露,今年晚些时候还会举办一个发布会来正式介绍 Aura。
图/ Google
而据目前已知消息,Aura 采用了与 XREAL One Pro 类似的分体式设计,搭载 XREAL 自研 X1S 空间计算芯片,在系统层面全面适配了 Google 的 Android XR 平台。这使得 Aura 成为整个 Android XR 生态的「开路先锋」,为其他 OEM 厂商和开发者提供标准样机、硬件参考与生态接口。